百货商场通常更愿意服务将单位面积收益最大化,且能带来最大客流的品牌商。但现在,百货商城的思维和理念也在改变,因为百货商城发现,他们收集的数据,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租户,也就是品牌商。因此百货更愿意用数据帮助入驻的品牌商吸引顾客,从而更好地销售,对百货商场来说,也可以促进自身客流量的黏性。
对于大数据时代,目前人们所讨论的数据几乎都是条数据。条数据是指某个行业或领域呈链条状串起来的数据。人类生活、生产产出的大数据,无论是搜索引擎、电商、社交平台形成的企业大数据,还是天气预报形成的科学大数据,还是各政府部门形成的行业大数据,都可以定义为“条数据”。这类大数据彼此割裂、互不融通,呈现出一种“混沌”的状态,限制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。
一个百货商场每天都会卖出很多商品,每个商品的原材料、品牌设计、广告营销数据、百货商场卖出商品的数量、种类数据,消费者在商场购物、娱乐的数据,将所有在商场这个物理空间产生的数据求和,得到的就是块数据。而一个数据的变化会带动其他数据发生改变,比如,当商场的影院播放一部聚集人气的影片时,商场的其他产品销量也会上升,这一过程又会衍生出新的数据,随时随地更新的数据能使我们对商场的状况有更精准的把握,进而拿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百货商场没有商品的经营权,因此百货商城很多措施依赖于品牌商的配合。比如灵活调价,基于销量预测的库存管理,或者是跨品牌的交叉营销,就需要品牌商的商品、库存等数据。如果百货商场想引入 AI 设备,也需要品牌商配合安装。
相关阅读: